粮食安全,国之大者

亲爱的老师们、同学们,大家好,我是来自初三6班的谢济孺。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:“粮食安全,国之大者”!

  在正式开启演讲之前,我要问各位同学们一个小问题:在学校里就餐时没有剩过一粒饭、倒过一份菜,扔过一口饮料的,请举手。

  粮食安全,关乎人人。 今天正是10月16日,世界粮食日。而我们作为新时代少年,更要深刻体会习近平总书记对粮食安全等民生问题的重视与关切,深刻洞察党中央对国情、粮情寄予的厚望,深入了解有关粮食安全的方方面面。

  粮食安全是“国之大者”,大就大在关乎人民福祉、民心所向。古语有言,“王者以民为天,而民以食为天。”数千年的智慧仍未过时,总书记也曾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,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大国,解决好吃饭问题,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。

  粮食安全是“国之大者”,大就大在关乎国家安定、社会稳定。“无农不稳,无粮则乱”。这一幕在古今中外反复上演,党的执政成功经验也充分证明,只要粮食不出大问题,民心就乱不了,中国就稳得住。

  粮食安全是“国之大者”,大就大在关乎国家兴旺、强国建设。粮食问题如今被作为战略博弈的重要筹码,以粮制胜在历史上也是比比皆是。只有把牢粮食安全主动权,才能把握强国复兴主动权。只有把饭碗牢牢握在人民手里,才能演绎出更熠熠生辉的时代华彩。

  我们少年作为时代的才俊,代表未来发展的新希望,更需要以高瞻远瞩的视角、卓越非凡的眼界,关注粮食安全问题。

  保障粮食安全,首先要践行大食物观。大食物观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,是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思想在食物观上的延续。“竭泽而渔,岂不获得?而明年无鱼。”战国时代的深思熟虑,从长议计、未雨绸缪的中华智慧,是现代中国人遵循的可持续性发展理念。同时,区别于吃得饱的粮食观,大食物观象征着百姓吃得好、吃得安全。它替代了以五谷杂粮为重的旧粮食观,转而向耕地、草原、森林、海洋寻求食物资源,是一种与生态观紧密结合的食物观。践行大食物观,坚持可持续性发展理念,方能确保粮食安全持续发展。

  保障粮食安全,其次要加强粮食储备。只有保障了耕地面积与质量,激发了粮食生产潜力,才能提高粮食储备的规模和品质,从而更好的存粮、储粮,实现粮食自给自足,方能稳妥应对现实威胁,确保粮食安全万无一失。

  保障粮食安全,我们少年也应担负起义务与责任。粮食安全问题,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。小到节约一粒米,适量每一餐,我们应当践行;大到国家层面的宏观调控与部署,我们应当知晓。我不相信有人会有意为之,但少数人的无心之举终会汇集成巨大的浪费。校园里被倾倒溢出来的的泔水桶,剩下一半的饮料或零食……也许我们所节约的,能给农村偏远地区的孩子们省下一口吃食。解决粮食安全问题既需要政府、社会的共同参与,也需要每一位渺小却庞大的个体去关注、去践行。就像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一样,钻研一世,奉献一生,以毕生之力解决了中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,我们每个人都要承担起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,立足当下,倾情奉献。

  保障粮食安全,永远是一个宏大的课题。或许短短5分钟的演讲,无法涵盖粮食安全问题的1‰。但是我们需要知晓的是,粮食安全事关全局,事关根本,事关未来,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兴衰成败。少年的你我,也必须把握粮食安全问题的核心要义,并践行于生活,同心聚力,方能以14亿分之一的幽微烛光,燃点起可以燎原的耀目火焰。

{{junior_channel.title}}